倘若发起一场跨越各大洲的"传奇网络游戏"评选活动,《魔兽世界》注定会以压倒性优势独占鳌头。即便岁月流转,当那些熟悉的名字——黑暗神殿的回廊、熔火核心的战场——再度被提起,每个曾在艾泽拉斯驰骋的旅人,都会在刹那间被拉回那段荡气回肠的冒险时光。那些与战友们并肩作战的日夜,早已化作永不褪色的记忆烙印,在每一位过来人的心中熠熠生辉。

但要问你:《魔兽世界》到底是怎么来的?当初创建暴雪这家公司又花了多少钱?
小弟敢打赌,99%的玩家答不上来。

原因无他,这个真相实在太离谱了!
事实上,《魔兽世界》与暴雪,就只是三个穷小子拿着三万美元,随便折腾出来的结果。
没错,这仨穷小子,就是后来鼎鼎大名的暴雪三巨头:艾伦·亚德翰、麦克·莫汉和弗兰克·皮尔斯。

这哥仨吧,一开始都是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电气工程专业的毕业生。
和现在很多刚毕业的学生一样,他们都觉得一出校门就去给苟老板打工太掉价了,干脆自己创业试试。
只可惜,哥几个志比天高,一摸兜却空空如也。
最后是麦克的奶奶实在看不下去了,从退休金里掏出1.5万美元友情赞助;哥仨再东拼西凑跟亲戚同学借了点,勉强凑够了3万美金启动资金。

当然,很多借钱的家人压根没指望回本,甚至就连艾伦自己都觉得:“这纯属瞎搞,撑不过一年。”
但年轻人嘛,不撞南墙不回头,大不了失败了就回去打工还债呗!
就这样,1991年,一家只有三个人、名为“硅与神经键”的游戏公司,诞生了!

头两年,他们根本不知道要做啥游戏,全靠接外包活儿续命,走一步算一步。
这些外包呢,大部分又都是给主机平台移植的活儿,难度也不高,只需改写下代码、调调模型,稍微弄点新素材就行。
直到1993年,硅与神经键才从一堆外包边角料里,拼凑出第一款原创游戏《摇滚赛车》。

这玩意儿说白了就是个普通赛车游戏,玩法没啥新意。
但胜在“量大管饱”:有上百个赛道、几十种武器配件、5种赛车、2个种族,外加一堆摇滚BGM,居然还真卖出去不少。
尝到甜头后,哥仨一咬牙,把赚的钱全砸进去,热火朝天地搞出了下一部作品——《失落的维京人》。

这一作可就厉害了!
在那个同行都在堆内容、塞角色的年代,他们反其道而行之,把上百个角色浓缩成三个性格鲜明的维京人,靠各自独特能力合作解谜闯关。
同时,该作集动作闯关、关卡设计、剧情叙事于一体,玩起来又爽又益智,销量与口碑都十分炸裂。
甚至成了美国首个被移植到日本任天堂平台的独立大作,还拿下了当年的“年度最佳解谜游戏”。

眼看生意越做越大,1994年,一家叫Davidson & Associates的游戏经销商找上门,直接开价675万美元收购硅与神经键!
有趣的是,仨创始人一开始还不想卖。
但架不住金主爸爸给得实在太多,外加他们当时为筹备下一部“惊世骇俗”的大作,已经招了一堆人、烧光了积蓄,实在“没米下锅”了,也只能点头了。

而这个让艾伦·亚德翰、麦克·莫汉和弗兰克·皮尔斯不惜被收购,也要豪赌上职业生涯的大作,正是大名鼎鼎的《魔兽争霸1:人类与兽人》。
顺便提一嘴,公司被收购后改名叫“混沌工作室”,结果发现和别人重名了。为了避免花10万美金买名字,哥仨连夜翻英语词典,从犄角旮旯里扒出一个词:Blizzard(暴雪)。
嗯,对,命运就是这么奇妙!《魔兽争霸》就这么滴,成了暴雪的开山之作。

当然,初代《魔兽争霸》其实挺“缝合”的。
只要是明眼人都看得出是在致敬西木头的《沙丘2》,但人家抄得有水平:兵种可升级、战术有深度,玩起来就是比原版带感。
这种感觉咋说呢,就像是明知道《幻兽帕鲁》是在“致敬”宝可梦,但该买还是买,对吧?

更狠的是,当时的暴雪设计师,是真的肝!
《魔兽争霸1》发售才10个月,他们就把《魔兽争霸2:黑暗之潮》 端上桌了。
这一代直接封神,暴雪根据玩家的反馈,加入战争迷雾、英雄单位;建筑和兵种都有专属技能;支持最多8人PVP对战……
可以说,一举就确立了现代RTS的框架。

最最最出人意外的是,《魔兽争霸2:黑暗之潮》 还砸重金做了部超有质感的CG动画,开场就把玩家震住。
而这,也让该作在销量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,仅一年就卖出了250万套,让全世界都记住了Blizzard这个名字。

按常理来说,你二代作品都大卖了,怎么着都该撸起袖子加油干三代了不是。
可暴雪偏不,硬生生按下了暂停键,跑去说服母公司,把卖《魔兽争霸2:黑暗之潮》赚的钱都借给他们,拿去收购另一家名不经传的小公司——秃鹫工作室。
更抽象的是,他们还要抽调全部人力物力,去支援别人手里的项目,这搞得母公司的人都觉得暴雪这个团队集体抽风了。
可事实证明,这波操作神了,因为这个项目就是后来开创“暗黑like”赛道的鼻祖《暗黑破坏神》。

也正是《暗黑破坏神》的成功,才真正坚定了暴雪做《魔兽世界》的决心。
一是因为与《暗黑破坏神》同期上线的战网平台,为多人网游打下了技术基础;
二是暴雪内部一直纠结“到底是做魔兽背景的MMO还是克苏鲁暗黑风新IP”。既然《暗黑》占了后者,那他们就只能死磕前者了。
最后,1999年,《魔兽世界》首个试玩Demo上线。

受限于当时技术,这个Demo画面确实“辣眼睛”,但细心的玩家已经能看出来:
地图UI、技能栏、人物视角、场景建模……现代魔兽该有内味,在当时全都做出来了!

小弟忍不住感慨:谁能料到,陪伴几代人走过青春的艾泽拉斯,最初只是三个年轻人、三万块钱和一个近乎天方夜谭的梦想。没有资本撑腰,也不懂什么流量玩法,全凭一腔热血和一股莽劲,还有心底那句——不试试怎么知道行不行?
再看如今的暴雪,团队里最缺的,或许正是当年那份“敢闯敢试”的劲头,做出来的游戏也越来越没味道。
倒是咱们国服的代理雷火有点意思,主动牵头搞了个串联经典三部曲的泰坦重铸服「时光」,把三大史诗版本融合在一起,还采用乱序更新的玩法。大家如果感兴趣,不妨去体验一下这个不同寻常的新模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