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直播产业日趋成熟的当下,观众通过打赏与主播建立情感维系已成为一种普遍模式。然而,当单方面的赠予未能获得预期的互动反馈时,这种建立在虚拟空间中的关系便极易产生裂痕。近期,一位观众在为主播支付大额打赏后未获回应,进而诉诸法律的事件,便揭示了这种“情感经济”背后潜藏的法律与道德风险,促使人们重新审视网络馈赠与商业契约之间的模糊界限。

“赵兔兔喵”是一位小有人气的游戏女主播,各个平台加起来有60多万粉丝,直播内容以游戏娱乐为主,风格轻松活泼,2023年春节期间,她参与了Twitch的新春活动,并在直播中宣布:前五位赠送满500份订阅的观众,可以获得她签名的拍立得和定制T恤各一份,这种活动在主播圈并不罕见,既能提升订阅量,又能增进粉丝互动。

然而,一位昵称为“深夜脱裤裤跑外送”的林姓男子,在踊跃参与后却引发了一场法律风波,为了抢到前五名,他一次性送出502份订阅,花费约新台币40550元(约9343元人民币),但在后台结算时,管理员发现他通过“跨区”操作,从土耳其服务器购买了低价订阅,导致主播的收益减少,最终,管理员以“违规参与”活动为由取消了他的领奖资格

林男对此不服,在管理员要求下又补上了差额48510元,总支出高达新台币89060元(约20519元人民币),然而,补完款后他依旧没有拿到承诺的拍立得和T恤,随后被管理员禁言,彻底失去沟通渠道,花了两万多块,却连一件衣服都没拿到——他决定将主播告上法庭,要求退还订阅费并赔偿精神损失,总额达新台币114060元。

然而,法院的判决却让他彻底失望。法官指出,Twitch订阅属于平台服务,付款对象是平台而非主播个人,主播发起的赠礼活动属于“自愿赠予”,并非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合同行为,因此不存在违约可言,换句话说,林男花的钱,是给平台的,主播送礼物,是出于个人好意,谈不上法律责任。

这一判决结果在网络上引起广泛讨论。有人认为林男“自作聪明”,违规跨区本就有错在先,也有人感叹,主播利用模糊的活动规则赚取粉丝的钱,实际上是一种“情绪营销陷阱”。

这件事让我们看到,粉丝经济的运作模式远比表面看来复杂。它告诫我们,网络世界中的许多约定都像是空中楼阁,缺乏现实的根基。对于身处其中的双方而言,在感性的互动之外,更需要对规则的共同遵守。当热烈的支持与实际的付出相互缠绕时,保持一份清醒的头脑和明晰的边界感,远比任何虚拟的礼物都更为宝贵,这也是对彼此关系的一种双向尊重。